| 释义 | 
		     法律主观: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有些费用支出是累积起来支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前;而款项支付在后的,就需要预先在各受益期先做费用,形成负债,最后累计支付,这种情况就是计提。     一、印花税需要计提     印花税申报后或缴纳后的,应计提印花税,记入当期损益;计提时,可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科目和管理费用-税金科目;     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或管理费用)-印花税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     银行一户通托收时:     借:应交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转入当期损益时: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或管理费用)-印花税     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方法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或者凭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缴纳。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印花税=计税依据×核定比例×税率     (1)应纳税额=应纳税记载的金额(或者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2)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     三、印花税的缴纳方法     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     印花税还可以委托代征,税务机关委托经由发放或者办理应税凭证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税款。     四、印花税中的营业账簿     印花税税目中的营业账簿归属于财务会计账簿,是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的,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账册。     (1)资金账簿     (2)其他营业账簿,是反映除资金资产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的账簿,即除资金账簿以外的归属于财务会计体系的生产经营用账册。     印花税申报后或缴纳后的,应计提印花税,记入当期损益;计提时,可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印花税科目和管理费用-税金科目。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应税凭证,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     第五条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下:     (一)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二)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三)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     (四)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     第六条     应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未列明金额的,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按照实际结算的金额确定。     计税依据按照前款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按照书立合同、产权转移书据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