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时间的认定 |
释义 | 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30日内上报的都属于事故死亡,安全事故伤亡情况通过上报后,都归属于死亡指标。而且在该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人数变化的情况下,对于具体的情况是需要进行及时补报的。 二、事故风险等级划分五个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客观要件是什么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为因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而造成严重工程安全事故后果,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 1、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违反的是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而非其他法律。 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是建设单位存在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的不合法施工行为。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客观要件还表现在其造成了严重的工程安全事故后果,导致建筑工程坍塌,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三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