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如何领取? |
释义 |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的领取方式包括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按退休时计发月数领取待遇,同时法律规定了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转移和管理,解决了人员升迁后的接续问题。 法律分析 一、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如何领取 目前,领取职业年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 2、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3、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在职期间去世,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注:1和2为单选项,参保人选定后不得更改。 二、相关法律知识 办法规定,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这解决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升迁、调动后的职业年金接续问题。 办法规定了领取职业年金的几种情况,其中工作人员退休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一种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另一种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 拓展延伸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申领流程及条件解析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申领流程及条件解析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事业单位职工中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领取职业年金。申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申请人需要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领条件,如年龄、工龄等;其次,填写申请表格并准备相关证明材料;然后,将申请材料提交至相关单位或机构;最后,经过审核和审批程序,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获得职业年金的领取资格。申领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在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达到退休年龄、未享受其他退休待遇等。具体的申领流程和条件可能因地区和单位而有所差异,建议申请人在申请前详细了解相关规定并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结语 领取事业单位职业年金退休后有多种方式,包括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领取、出国定居或继承个人账户余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变动工作单位时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同转移,解决了升迁、调动后的接续问题。申领流程和条件因地区和单位而异,建议申请人详细了解相关规定并咨询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