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1+N”政策是工商联职能的落实机制,其中“1”指省工商联,“N”指政府部门与有关机构。 该机制旨在发挥工商联“联”字优势,建立并深化与职能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做好融合大文章,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意见与同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N”则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一系列文件将构建起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双碳顶层设计文件设定了到2025年、2030年、2060年的主要目标,并首次提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要达到80%以上。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多维、立体、系统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提出10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而《方案》确定了碳达峰10大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