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地震房子震裂怎么办 |
释义 | 地震把房子裂口了的解决方式为房屋所有人应当聘请专业的房屋估计机构评估房屋是否属于危房,若是可以修缮的就进行修缮,若是不能修缮的只能推倒,以免造成次生灾害。 一、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如果是法定解除,则以下四种情形可以解除:一是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遭遇地震房屋毁损;二是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如拒不交付房屋;三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房屋严重漏水无法居住,也拒绝修缮;四是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合同过的情形等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当事人在合同中有约定解除条款,则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在解除条款成就时解除。 二、漏水物业不管怎么办 一般交房的时候会有两书一表,是房屋质量合格的证明,后期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依据此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商品房买卖合同》都有交房标准的相关约定,如果不符合交房标准,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一、房子漏水物业不管怎么处理 在《住宅质量保证书》中,国家对部分内容规定了最低保修内容和期限,具体有:屋面防水3年;墙面、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地下室、管道渗漏1年;墙面、顶棚抹灰层脱落1年;门窗翘裂、五金部件损坏1年;地面空鼓开裂、大面积起砂1年;管道堵塞2个月;供热、供冷系统和设备1个采暖期或供冷期;卫生洁具1年;灯具、电器开关6个月。保修期从开发商将房屋交付给购房者之日起算。在办理房屋交付和验收时,必须有购房者对房屋设施设备正常使用的签字确认。 只要房子在保修年限内,可以找开发商进行协商,要求其进行修缮。如果开发商拒绝履行,双方未能就修缮事宜达成一致,则可以起诉开发商要求其履行义务。同时,由于房屋质量问题给财产造成的损失,可以主张要求开发商进行赔偿。 二、房屋漏水物业有责任吗 1、首先应查明此管理职责归谁。公共设施应由物业负责,从维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设施则要看属于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约定应从约定,如无约定,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没有异议,但对共有部分的管理维护职责归谁有争议。防水层如果作为共有设施,因为属于隐蔽工程,一般认为楼上住户作为实际使用人应承担合理使用的行为义务,楼下作为受益人也有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是体现在费用承担上。 2、开发商的责任:在保修期内,如果不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漏水,开发商要承担全部责任。 3、公平责任:对于已过保修期的房屋,各方当事人无过错,如因防水层自然老化,此时维修费用按民通第一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根据实现情况,由当事人分担,一般为一人一半。 4、物业的责任:漏水肯定不是物业造成的,但如果物业在这里面有疏于管理的情况,或是出现了问题后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损失扩大或出现了更严重的问题,那么物业要承担责任。前者比如管道堵塞,虽然不是物业干的,但根据物业管理合同和相关规定,物业公司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如果没做到,那就可以追究物业的责任;后者比如楼上违法装修,物业未制止,那么就可以找物业要求赔偿损失。 三、房屋漏水怎么维权 如果房屋漏水属于房屋质量问题,应该由开发商承担责任。如果物业管理公司已经进行了告知、维修的业务,且本身也不属于质量问题,那么物业公司就依法履行了自己的管理义务,需要做的是积极协助和协调与相邻业主的关系,其不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物业管理单位的管理范围是大厦和小区的公共区域和共用设施设备,不包含业主私人所有的设施。 三、危房被拆除可以领多少补偿 危房被拆除了具体可以领多少补偿依据房屋的性质而定。 赔偿的原则是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4、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危房分为不同等级如下: 1、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依据授权单位审定; 2、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 3、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 4、对危房和危险点,在查清、确认后,均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住用安全。 危房鉴定标准如下: 1、房子出现严重的下沉、裂缝以及变形的情况; 2、房子的承重柱、房梁等出现严重的变形或者裂缝,但修缮之后还可以继续居住; 3、房子的墙体出现大面积的脱落现象,或者出现异常的声音; 4、房子整体出现倾斜的情况,门和窗户等部位已经变形,影响正常的居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九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订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确保房屋建设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和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为受灾人员重建或者修缮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