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合同签订之后,非因合同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控制的情况,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者是不能按期履行。不可抗力的情形有:     1、自然灾害。如水灾、地震、台风、海啸等。     2、政府行为。即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因政府发布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合同客观上不能履行。     3、社会突发事件。如战争等社会事件的突然发生,使原定的合同不能履行。而一般的社会骚乱、罢工等应归人意外事件领域,主要由情势变更原则进行调整。     在买卖双方进行房屋交易时,合同中一般情况下都订有不可抗力条款,内容:     1、不可抗力的具体内容;     2、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事故报告和证明的期限以及方式;     3、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责任范围具体内容:     1)如果因为不可抗力而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则应解除合同。     2)如果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的履行,则一般采取延期履行的方式。     3)凡是发生不可抗力的事故,当事方已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损失的情况下,可不负赔偿责任。     一、使用不可抗力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无论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都不影响直接法律的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属于法定免责条款:     1)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果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     2)如果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一般情况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但也有例外情况: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