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法律主观: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一、增值税纳税怎么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6%、0%等。     适用16%税率     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适用10%税率     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适用6%税率     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     适用0%税率     出口货物等特殊业务。     2017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中国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简化合并将踏出第一步。     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征收率为3%。     二、增值税税收类型     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     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中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二十二条     增值税纳税地点: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经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财政、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