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扭送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
释义
    二者都是合法的暴力行为。正当防卫和扭送都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使用武力,与不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谈及与犯罪作斗争,不少观点讳言武力和暴力。总以为武力和暴力是国家机关的专有权力,凡出自个人的武力和暴力都是不被允许的。
    二者都是行为人在紧迫状态下所采取的正当行为。在现代社会,虽然公权力机关承担了绝大多数保护公民的职责,但在不法侵害紧迫,公权力无法及时到场的情况下,个人仍保留了自救的某些权利。正当防卫和扭送均属此类。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正当防卫所面对的紧迫状态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谓“正在进行”,是指迫在眉睫。最新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不应将不法侵害不当限缩为暴力侵害或者犯罪行为”。即只要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均具有紧迫性而均可对其实施正当防卫。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扭送的紧迫性体现在其对象是现行犯和在逃犯。现行犯是指“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在逃犯包括通缉在案的、越狱逃跑的和正在被追捕的。其中,现行犯中“正在实行犯罪”即属于正当防卫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情形,行为人既可以实施正当防卫,也可以实施扭送。“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紧迫性次之,虽因犯罪行为已经结束不再能实施正当防卫,但可实施扭送。在逃犯的紧迫性虽不如现行犯来得紧急,但亦有相当的紧迫性,如不及时捕获,不仅会对追诉造成困难,甚至会给在逃犯继续犯罪留下可乘之机。
    此处关于在逃犯的紧迫性,是指如不立即扭送就会失去一次抓捕在逃犯的绝佳机会。如果只是通过某种渠道得知在逃犯藏匿某处,完全有时间从容报警,由警察组织抓捕的,则不具有扭送的紧迫性。不可助长为了巨额赏金擅自实施扭送或者由律师代理实施扭送的风气,以免发生新的危害后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通缉在案的;
    (三)越狱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