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孩子在学校玩耍摔坏班上同学要赔偿吗
释义
    孩子在校玩耍造成同学受伤,孩子有过错;如果其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赔偿责任应由其父母承担。学校对学生负有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职责,学生在校期间受伤,学校在安全管理上有瑕疵,有过错。孩子直接造成同学受伤,也有过错。所以,其父母是要赔偿的,至于赔偿比例可以三方协商或由法院依法判决。
    一、孩子在幼儿园摔伤缝针留疤该怎么赔偿
    孩子在幼儿园摔伤缝针留疤的赔偿标准:
    1、孩子在幼儿园摔伤缝针留疤,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孩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中受伤,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能够证明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二、发生学校外伤害的情形有哪些
    发生在校外的人身伤害情形:
    1.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郊游、文化娱乐、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人身损害。如果学生受损害非他人的因素造成的,也非学校的过错造成的,学校应承担适当的责任。
    2、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在运动场上受到的人身伤害。如果学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而受伤,学校应对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3、该人身损害因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造成的,教育机构以外第三人承担责任,学校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小学生在校一起玩耍导致对方受伤由谁承担责任
    小学生在校一起玩耍导致对方受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谁承担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具体承担责任如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十周岁内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是过错推定责任,超过十周岁的在校学生,学校承担一般过错责任。
    2、如果是老师有过错,因为是职务行为,由学校承担责任;然后再由学校根据内部规定,对老师做出处分。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一种归责原则。跟其他归责原则相比,它是在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要依行为人的主观意思状态来确定,而不是依行为的客观方面来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学生因其缺乏意思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进行识别,不能预见其后果,他们是不可能有过错的,其依法律规定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学校因过错造成其侵害,无论过错程度大小均为损害发生的原因,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5: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