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法定退休年龄是几岁 |
释义 | 退休年龄是法定的,男干部和职工为6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从事特殊劳动的职工退休年龄有所不同。退休人员虽然已退休,但仍可参加劳动,具有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仍被视为劳动者。企业在执行退休年龄时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目前尚未确定是否要延长退休年龄。 法律分析 一、法定退休年龄是几岁 职工退休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职工在一定的年龄之后不应当继续从事工作,而应该辞职的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干部、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退休人员是不是劳动者 《汉语大词典》称“劳动者”是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劳动经济辞典》称“劳动者”是劳动能力的体现者,泛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实际参加劳动的人。退休人员虽然已退休,但大部分仍有劳动能力,能从事劳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相对过去,已退休的人越来越“年轻”(美国、德国等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已多次调整,现在是65岁,并将延长至67岁)。不少人的劳动能力并不逊色,因此,退休人员只要具有劳动能力并实际参加劳动,其“劳动者”的身份是不言而喻的。 劳动者退休是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条件,并非企业说可以退休就能退休,而企业在执行退休年龄的时候,往往也是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其中,正常情况下,男职工和男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而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则为50周岁。不过若是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并且还是女干部的话,那退休年龄为55周岁。至于我国是否要延长退休年龄,到目前为止虽然人社部一直有提,但最终落地实施的方案尚未出台,因此还是需要按照之前的退休年龄来执行。 结语 退休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职工在一定年龄后不再从事工作的年龄。根据国家法定规定,男干部、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可退休。对于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退休年龄有所调整。退休人员虽然已退休,但仍具有劳动能力并能参加劳动。退休年龄需符合国家规定,企业执行时需严格按照法律进行。至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目前尚未确定。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八条 退休、退职工人本人,可以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