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债权人如何防止坏账的发生? |
释义 | 债权方可以通过下列办法来防止坏账的发生:仔细审查债务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良好的还款能力;仔细订立合同,确立合同的重要条款是否完备、是否合法;以及审查合同是否违背公序良俗等。 一、财产的约定书面有效吗? 合同是否有效看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合同上金额写错了合同有效吗 合同金额写错了是否有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所约定的事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更没有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单纯属于笔误的,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变更合同或者订立新的合同来更正金额。 三、企业之间订立的债权债务合同有效吗 企业之间订立的债权债务合同只要是符合以下条件的就是有效的: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六十八条 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