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建筑纠纷如何解决? |
释义 | 建筑纠纷处理和归属问题: 1、建筑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 2、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需违反效力性规范; 3、建筑纠纷归属于人民法院,可通过协商、诉讼或仲裁解决; 4、申请财产保全可保障判决执行; 5、工程纠纷可按劳动关系或人身损害赔偿处理。 法律分析 一、建筑纠纷找谁解决问题 如何处理房屋建筑纠纷: 1、与操作员协商解决问题; 2、消费者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并非所有的强制性规范都是认定合同效力的依据。只有违反了效力性强行性规范的合同,因内容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不特定第三人利益,才应认定为无效合同。 二、建筑纠纷归哪个部门 建筑纠纷归属于人民法院,近年来,建设工程纠纷呈逐年递增趋势,我们在遇到工程纠纷时,双方首先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根据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起诉时尽量申请财产保全,查封被告名下账户,可以保障案件判决的顺利执行。 收到生效的民事判决或仲裁裁决书后,被告仍不履行的,原告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发生工程纠纷怎么办 当前,建筑施工中大量存在着工程分包的情况,且承包分包工程的大多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包工头。他们在分包了部分工程后,雇用了大量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施工中发生伤亡事故时,应采用何种方式主张权利,实践中存在两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是按照劳动关系进行处理。即劳动者将分包工程的建筑施工、矿山企业诉至法院,理由是包工头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 第二种做法是按照人身损害赔偿进行处理。即劳动者将雇用他的包工头及分包工程的建筑施工、矿山企业一并诉至法院,法院根据各方的过错判令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结语 建筑纠纷处理有多种途径,包括协商、调解、申诉、仲裁和诉讼等。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但需违反了效力性强行性规范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建筑纠纷归属于人民法院,可通过协商或依法提起诉讼或仲裁解决。申请财产保全可保障判决的执行。工程分包中发生伤亡事故时,可按劳动关系或人身损害赔偿进行处理,法院将根据各方过错判定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九条 负责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施工条件的建筑工程颁发施工许可证的,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或者竣工验收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出具质量合格文件或者按合格工程验收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由该部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三条 建筑设计单位不按照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进行设计的,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一条 本法关于施工许可、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和建筑工程发包、承包、禁止转包,以及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规定,适用于其他专业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