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怎样起草一份有效的采购合同?
释义
    采购合同需注意的风险控制包括主体资格审查、履约能力调查、合同主体、买卖标的物明确约定、价款及支付方式明确、标的物交付约定、质量标准明确、违约责任规定、争议解决条款约定,以及履行过程中的交付时间、质量检查、供货商评价等。
    法律分析
    采购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采购合同签订之前的风险控制
    1、主体资格审查
    签订合同前,应对供货商的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主体资格审查主要可分为自然人,法人两类。
    2、履约能力调查
    通过履约能力调查,查明对方当事人的经济实力、信用情况和不良行为记录,为避免合同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二、采购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1、合同的主体
    采购合同的主体指买受人和出卖人,亦称需方和供方或买方和卖方,是合同的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具体承担者。
    2、买卖的标的物
    双方一定要明确约定买卖产品名称、品牌、规格、型号、等级,生产厂家,数量等详细内容,尽可能把产品的各项标示都作为标的内容写进合同。
    3、价款及支付方式
    合同中应明确产品单价、计量标准、数量、产品附件等,对于涉外合同,还应当明确货币种类及外汇结算标准,防止出现分歧。另外,支付方式也应当约定明确
    4、标的物交付
    采购合同中对交货方式,运输方式,交货地点、时间及运输费用的承担等事项约定明确。
    5、质量标准
    采购合同一定要写上具体的质量标准,避免发生质量纠纷时“没有规矩”;
    6、违约责任
    采购合同中作出较为详尽的规定,如约定定金、违约金以及赔偿金的计算方法等。
    7、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
    纠纷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仲裁和诉讼。
    三、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1在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采购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合同标的物的交付时间及权利过户的时间,敦促出卖方按时交付标的物;
    2注意对合同标的物的质量检查,如遇到标的物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的,应及时进行退、换货处理;
    3合同履行完毕后对供货商进行评价,为下次确定供货商积累材料等。如果采购合同存在保密条款,应注意通知合同履行人员,注意保护商业秘密。
    结语
    合同签订前需审查供货商资格,调查履约能力,确保风险控制。签订过程中,明确合同主体、标的物、价款及支付方式,交付及质量标准,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履行过程中,密切关注交付及权利过户时间,进行质量检查,评价供货商并保护商业秘密。通过细致的风险控制,确保采购合同的顺利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四章 政府采购程序 第四十一条 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九章 附 则 第八十五条 对因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实施的紧急采购和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不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 第四十八条 经采购人同意,中标、成交供应商可以依法采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分包履行的,中标、成交供应商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供应商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