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如何应对不赡养老人行为? |
释义 | 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处理及起诉方法:不赡养老人将面临强制措施和刑事处罚;老人可以向法院起诉子女并要求赡养费;法律规定60岁以上为老人,赡养义务应提前履行;父母有抚养义务,子女有赡养义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老人可通过法院、调解或民间组织起诉。 法律分析 一、不赡养老人法律会怎么处理 1、不赡养老人法律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详情如下: (1)不赡养老人法律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涉嫌遗弃罪的,法院还会对涉嫌遗弃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2)子女不赡养老人的,老人可以以此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义务,支付赡养费。如果情节严重的,老人可以自行起诉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法院可以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遗弃罪进行刑事处罚。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六条: 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不赡养老人怎么起诉 可以由老人到法院起诉、法院进行调解或者判决,或者请民间组织调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从上述规定,法律上是从60周岁成为老人,一般按此履行赡养。但是有的老人在60岁前就得病丧失劳动能力,此时,赡养义务人就应当提前履行赡养。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赡养老人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七十六条,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行为,法律会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并对涉嫌遗弃罪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老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子女履行义务,支付赡养费。情节严重时,老人可以自行起诉或向公安机关报警,法院可以对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以遗弃罪进行刑事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或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七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