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支委候选人的确定方法 |
释义 | 党支部换届选举候选人需符合条件,由下至上推荐产生。根据党的基层组织选举条例规定,党员进行民主推荐,党组织确定初步人选后,征求全体党员意见,上级党委审批后,交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候选人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本单位党员,具备政策水平和群众基础,并得到支部内全体正式党员认可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法律分析 支部换届,支委候选人由下至上推荐产生。根据党的基层组织选举条例规定,党组织换届选举时,候选人应由自下而上推荐。先由全体党员进行民主推荐,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由党组织确定初步人选后,再征求全体党员意见,然后由上级党委审批后,交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换届选举候选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候选人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必须是本单位党员,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群众基础,并经支部内全体正式党员酝酿认可并报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方可确定为支部委员候选人。 拓展延伸 支委候选人的选拔标准和程序 支委候选人的选拔标准和程序是确保组织内部人员能够公正、透明地参与领导层的选拔过程的关键。首先,选拔标准应包括候选人的能力、经验、道德品质和领导才能等方面的评估。其次,选拔程序应确保公平公正,包括提名、申请、初步筛选、面试和评估等环节。在提名阶段,可以通过党支部推荐、自荐或其他合适的方式来确定候选人。申请阶段,候选人需要提交个人简历和相关证明材料。初步筛选阶段,通过对材料进行评估,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面试。面试阶段,可以通过个人面试、小组讨论或模拟工作等方式来综合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最后,根据面试结果和综合评估,确定最终的支委候选人名单。这样的选拔标准和程序能够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支委候选人的质量和组织的领导水平。 结语 通过党的基层组织选举条例规定,支部换届选举候选人的产生经历了一系列程序和标准的严格筛选。候选人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具备政策水平和群众基础,并经过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推荐、意见征询和审批,最终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一选拔过程确保了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提高了支委候选人的质量和组织的领导水平。同时,选拔标准和程序的确立也为组织内部人员参与领导层选拔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第十二条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党的基层组织,其委员候选人的条件,根据党中央精神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第十四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提出人选,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组织党员酝酿确定候选人,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