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年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什么处罚 |
释义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饲养动物如果干扰了他人正常生活的,会被处以警告的处罚,被处以警告的惩罚后仍不改正的,或者是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会被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怎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当如何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中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规定的“动物”,不限于狗、猫等家养小宠物,而是广义的所有能够人工饲养的动物,如马、牛、猪、羊等牲畜,鸡、鸭等家禽以及各种飞禽走兽等。“饲养”,既包括家庭饲养,也包括动物园、养殖场圈养等。“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是指违反圈养或者饲养的规定,给他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如在夜深人静或者午休时,狗吠声使他人无法得到正常休息;饲养者违反规定遛狗时,不亲自牵引或者不给狗束绳、链,让狗随意嗅他人的身体或者追逐他人甚至咬人;违反规定,在人员出入高峰时带狗上下电梯等,这些行为都给环境卫生和他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对于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公安机关一般予以警告,对于警告后不改正的,公安机关予以罚款处罚。但对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即对自己饲养的动物向他人吠叫、袭击等使人惊吓的动作放任不管的,公安机关直接予以罚款处罚。此外,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还应当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应当如何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对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规定了二档处罚:一是,处警告。噪声的危害与其他对人身伤害的危害不同,有些情况下,只要及时停止其侵害行为,危害后果就可以停止发生,因此,法律规定对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首先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制止,对其行为予以警告。二是,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应当指出的是,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如果同时违反了其他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其他行政处罚的,则依据其他法律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其处罚的标准依据其他法律确定的标准执行,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冲突。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动物饲养人该怎么做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损害的,则由其自己承担责任,或者减轻饲养者的责任。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由谁承担责任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该内容由 梁广宙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