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
释义 | 一、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1)产生的时间不一致。道德是社会自古就形成的,从原始社会直至今日一直存在,而法律是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制定的。 (2)结构和内容不一致。道德一般来说只需要义务的支撑,并且每个人心中的衡量标准不一样,没有具体的体系,而法律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一致性,有一定的体系来支撑。 (3)调整范围不一致。道德的调整范围远远大于法律,道德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要求,但法律只对人有要求。 (4)保障手段不一致。道德主要是依靠人的内心来衡量,并且会有舆论的产生,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规则以及强制力度来保障。 (5)道德与法律的联系:这两者在社会中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地位以及作用,但地位是同等的重要。且这两者都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来决定的,都是属于规范人类的社会行为,都离不开社会的经济基础。最后法律即为道德的底限,如果一个人违反了道德,可能会受到来自舆论的压力,但是不一定会受约束与法律。两者都是调控社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盗窃罪】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二、民法与民法典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