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中关于恐怖活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刑法帮助恐怖活动罪构成要件及恐怖活动列入刑法的主旨。刑法规定了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以及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刑事责任,并对恐怖活动的招募、运送人员予以惩罚。此外,刑法修正案将恐怖相关活动纳入刑事追责范围,加强了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以维护国家和公共安全。 法律分析 一、刑法帮助恐怖活动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 3、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 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条 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为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哪些恐怖活动被列入刑法 1、这部重要法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科学界定国家安全的内涵,明确规定了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为加快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夯实了法律基础。 2、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在当前国际国内反恐怖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尤为重要。常委会于2015年12月通过反恐怖主义法,确定了我国反恐怖主义工作的基本原则,健全了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了安全防范、应对处置、国际合作和保障措施。 3、在常委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将五种恐怖相关活动列入刑事追责范围,加大了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反恐怖主义相关法律,对于依法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刑法明确了恐怖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主观和客观表现等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对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个人,将受到刑事处罚。此外,刑法修正案(九)将五种恐怖相关活动列入刑事追责范围,加强了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的惩治力度。完善反恐怖主义相关法律,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六章 应 对 处 置 第六十二条 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以及其他依法配备、携带武器的应对处置人员,对在现场持枪支、刀具等凶器或者使用其他危险方法,正在或者准备实施暴力行为的人员,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紧急情况下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累犯 第六十六条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2018修正):第三章 安 全 防 范 第三十七条 飞行管制、民用航空、公安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空域、航空器和飞行活动管理,严密防范针对航空器或者利用飞行活动实施的恐怖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