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党日活动多久一次 |
释义 | 党日活动每月一次。原则上每月第三周周三下午为“支部主题党日”,由党支部依据计划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如遇节假日或特殊情况,活动时间可顺延,原则上一周内完成。 一、主题党日介绍。 支部主题党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许多地方和部门系统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受到广大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支部主题党日接地气、有实效,是党的组织生活方式的重要创新。 支部主题党日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一般由市、县或基层党委根据不同类型党支部特点,每月相对固定1天,每次确定主题,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听党课、交纳党费,开展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支部主题党日,要明确主题,紧扣“两学一做”内容,结合支部和党员实际,把思想和工作摆进去,让党员每次都有收获。要注重主题党日的政治性和庄重感,让党员从中得到锻炼、受到熏陶,不能搞成茶话会甚至游山玩水、观光娱乐。要通过定期开展活动,让党员养成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习惯和自觉,增强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影响力。 二、主题党日怎么过? 要让主题党日真正成为锤炼党员党性的熔炉,成为对党员有吸引力的“富矿”,还需在“有”字上狠下功夫。 要有始有终、有序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只有保持恒温常温,党的组织生活熔炉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要加强顶层设计,根据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主题党日最低时限要求,加强计划安排和统筹规划,确保主题党日要求在支部日常工作中得到落实。要强化通报问责。党支部每年都要总结开展主题党日情况,统计上报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情况。上级党组织要定期进行检查通报,对达不到要求的批评指正、责令整改。要落实党员责任,增强主体意识,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要做好“后半篇”文章。认真抓好主题党日议定事项的落实,解决议而不决、决而不做、做而不实问题。 要有枝有叶、有条有理。政治教育是主题党日的主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要突出“党味”,围绕主干开枝散叶。枝,就是“对接”好上级党委确定的主题,把党的方针政策原原本本传达给每位党员,让党员有共识有共鸣,不能偏离主题。县级以上组织部门要及时制作有关课件。叶,就是“链接”好周边,对主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充分收集相关文件、讲话及辅助材料,以便让党员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制订活动计划。年初,要初步确定现场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的次数时间,确定每个党员的“主题”“主场”。每次主题党日前要召开支委会,商量确定活动议程,提前通知“主角”党员。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保证该有的程序不能少,该学的文件必须学,既不面面俱到,也不丢三落四,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有板有眼、有模有样。要突出严肃性。没有严肃性,政治性就无从谈起。要实施“干细胞”选育工程,选优培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压实主题党日第一责任,确保每个支部在行动上跟上上级党委的节奏,内容上合乎上级党委的要求。会场的布置要有仪式感庄严感,悬挂党旗党徽,党员佩戴党徽,让党员在心理上产生庄重感荣誉感。 要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活动形式要多样。赋予党支部更多自主权,保证主题党日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要加强互动交流,每次活动确定一名党员发言,报告上次学习收获、本次学习心得,其他党员互动交流。利用电视讲座、纪录片等声光资料,开展多样化学习。采取走出会议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工作一线、走进教育基地等形式,开展实地学习、进行现场教育。要采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和农村党支部结对的方式,开展融入性交流讨论,帮助农村党支部解决“学习难”问题。要注重创新,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行党员论坛、微型党课大家讲等做法,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主题党日+互联网”新阵地。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第十六条 党支部应当运用“三会一课”制度,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党员应当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进行学习交流,汇报思想、工作等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党支部应当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贴近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开展志愿服务等。 党员应当按期交纳党费。党组织应当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