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案件开庭:旁听者是否有发言权? |
释义 | 离婚庭审中,除夫妻双方及代理人外,包括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都可被称为“旁人”。庭审要保证他们的发言权,旁听人员需服从规定,不得干扰庭审。对于违反法庭纪律者,会受到警告、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等处罚,甚至罚款、拘留或刑事追责。 法律分析 首先,在离婚庭审中,“旁人”的地位并不好界定,从广义上讲,除了夫妻双方当事人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外,都可以叫做“旁人”。比如会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参加诉讼。如果当事人未申请不公开审理,还可能会有公民申请旁听。但不管是诉讼参加人,还是旁听人员都需要遵守法庭秩序。 对于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来说,庭审需要保证这些人的发言权,证人需如是陈述证言、鉴定人应真实表达鉴定意见。在审判人员主持下,证人、鉴定人等可以接受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的询问。 对于旁听人员来说,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就坐于旁听区。不得随意喧哗、接听电话、不得进入审判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所以旁听人员在庭审过程中,务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及言行,避免干扰法庭审理。 对于不遵守法庭纪律的人员,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会予以警告、训诫、责令其退出法庭或指令司法警察将其强行带出法庭。更严重的情况下,比如侮辱殴打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的,可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旁听者在离婚案件开庭中的权益保障:发言权之外的关键问题 在离婚案件开庭中,旁听者的权益保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除了发言权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关键问题需要考虑。旁听者作为第三方的观察者,他们有权获得公正公平的庭审过程,并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因此,法庭应确保旁听者的合法权益,包括提供适当的座位、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等。此外,法庭还应加强对旁听者的行为规范管理,以防止其干扰庭审秩序。旁听者的权益保障是法治社会的重要体现,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透明度。 结语 在离婚案件中,旁听者的权益保障至关重要。除了发言权外,还需考虑其他关键问题。旁听者作为第三方观察者,应享有公正公平的庭审过程,了解案情真相。法庭应确保其合法权益,提供适当座位、保护隐私和安全。同时,法庭应加强对旁听者行为的规范管理,以维护庭审秩序。旁听者权益保障体现法治社会,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与透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三条第一款 法庭分设审判活动区和旁听区,两区以栏杆等进行隔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条第一款、第二款 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