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处理纠纷不果,寻求解决途径
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如果适宜调解,则应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调解。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拓展延伸
    解决纠纷的有效策略
    解决纠纷的有效策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当双方发生争议时,可以尝试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问题。这需要双方保持冷静和理性,倾听对方的观点,并寻求共同的利益点。其次,如果对话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考虑通过调解或仲裁来解决纠纷。调解是一种通过第三方中介来帮助双方达成协议的方式,而仲裁则是由独立的仲裁员作出决定。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纠纷,可以考虑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双方会通过法院来解决争议,并接受法官的判决。综上所述,通过对话协商、调解或仲裁以及诉讼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纠纷。
    结语
    通过对话协商、调解或仲裁以及诉讼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双方发生争议时,应保持冷静理性,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同利益点。如果对话无法达成一致,可以考虑调解或仲裁,通过第三方中介或独立仲裁员作出决定。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纠纷,可以考虑诉讼,通过法院解决争议并接受法官的判决。综上所述,有效策略可以帮助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十八条 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对适宜通过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可以在受理前告知当事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四章 调解程序 第二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五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推选或者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者解聘:
    (一)偏袒一方当事人的;
    (二)侮辱当事人的;
    (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