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还钱保证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释义
    保证书的有效性取决于三个条件:真实反映当事人意愿、不违反法律规定、不侵犯他人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不会导致其他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无效。
    法律分析
    保证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保证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拓展延伸
    还钱保证书的法律效力及其影响力如何评估?
    还钱保证书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确保债务人按时归还债务。其法律效力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评估。评估法律效力时,需要考虑保证书的合法性、签署双方的意愿和法律约束力等因素。此外,还钱保证书的影响力也需要评估,包括其对债务人信用记录的影响、债权人追索权的保障程度等。评估可以通过分析相关法律条款、案例判例以及专业律师意见等途径进行。综合考虑法律效力和影响力,可以更好地评估还钱保证书的实际价值和可靠性。
    结语
    保证书作为一种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有效性需要满足当事人真实意愿、不违反法律规定和不侵犯他人利益等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并遵守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还钱保证书的法律效力和影响力需综合评估,包括合法性、意愿和约束力等因素,以及对信用记录和债权人追索权的影响。通过综合考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保证书的实际价值和可靠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以及本规定第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裁判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6: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