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精神二级残疾政府补贴和当地经济与政策有关。以北京市为例:残疾人救助标准为一、二级贫困残疾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800元,劳动年龄段内18-55如果是重残无业的残疾人,享受当地低保同等待遇(现在520元/月),精神二级残疾与低保挂钩,一般是发放至低保存折。经济条件贫困的可以申请医疗救助或治疗补助;医疗保险由政府代为交纳。低保不分等级,只有差额和全额说,还和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有关。残疾人二级,属重度残疾,申请低保评估家庭收入时按无劳动能力认定。是否能申办下低保,低保救助金额的多少,主要看家庭收入情况,然后才是残疾等级有上浮。具体情况可以到当地残联咨询 低保的相关规定 1、对象: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2、具体的包括以下四类人员: (1)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扶养人); (2)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 (3)在职人员、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领取最低工资或领取基本生活费或领取退休金后,家庭人均收入度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4)其他人员。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3、保障标准。 (1)一般标准。低保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 费用确定。 (2)具体标准。由各地县级以上政府会同财政、统计、物价等部门制定。 精神二级残疾的基本上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了。因此可以申请低保以及残疾人补贴。由于每个地方的标准是略有不同的,具体得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比如说村委会或者是残联组织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条 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