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
释义 |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及偷税漏税罪立案标准:合理避税是合法的、减少税负的方式,而偷税漏税是非法的、逃避纳税的手段。合理避税通过合法手段减少税款,偷税漏税则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偷税漏税罪立案标准包括虚假申报、逃避缴税未补缴、多次违法行为等。合理避税应由税务部门认定,但涉及偷税漏税的行为应追究法律责任,可报警处理。 法律分析 一、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合理避税和偷逃税,逃税不可取,是违法知的,合理避税意义重大,对企业十分有利,但很多人并不能从根本上区分两者,两者都是为了减少缴纳税款,前者是不合法的,后者道是找变通的办法去接纳税政策,所以两者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1、法律效应不同:避税是合法的,是不违法的,这是与非法的偷税漏税根本的区抄别。 2、目的不同:避税的目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等方式将税收负担最小化;而偷税漏税则是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的方式在账簿上袭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以及通过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3、手段不同:避税的手段是百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而偷税漏税是对法律的无视。 二、偷税漏税罪立案标准 1、纳税人采取欺度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知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道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合理避税的具体情况,应当由税务部门根据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但涉及主观偷税漏税的行为,显然是对国家的税务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是需要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可以基于实际来报警处理。 结语 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有着明显的区别。合理避税是合法的,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等方式来减少税收负担,对企业有利;而偷税漏税则是非法的,通过伪造、变造、隐匿账簿、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来逃避缴纳应纳税款。合理避税依靠税法的不完善或漏洞,而偷税漏税则是对法律的无视。对于涉及偷税漏税的行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15修正):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修正):第三章 应 纳 税 额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