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机构以欺诈手段,使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民事合同,属于民事欺诈,当事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及时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但是撤销权需要在除斥期间内行使。如果培训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当事人财物,则属于刑事犯罪,当事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追回受骗的财产。 可撤销合同的五种情形:1、行为人对合同产生了重大误解;2、合同是被相对人或第三方欺诈订立的;3、合同是被被相对人或第三方胁迫订立的;4、合同显失公平的;5、以及一方乘人之危的。 因此律师提醒您,机构行为属于欺诈,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该内容由 王金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