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死缓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释义
    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就是我国刑法中的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简称死缓,是死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死缓不是一个刑种,而是一个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死缓没有适用的独立性,所以刑罚体系中没有规定死缓。死缓只有在对罪犯判处死刑的前提下,才有适用的可能性,可见死刑是死缓的前提条件。凡是可以判处死刑的罪犯一般都可以适用死缓;没有规定死刑的犯罪,都不能适用死缓。死缓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没有确定的结果,只有导致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经过2年以后,或者改判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执行死刑。
    根据刑法第48条规定,适用死缓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罪该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它表明适用死缓的对象和适用死刑的对象均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如果罪行不应当判处死刑,就不存在适用死缓的问题;
    其二,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这是区分死刑缓期执行与死刑立即执行的原则界限,是适用死缓的本质条件。法律对这一条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主要靠审判机关判断。
    一、死缓的法律后果
    关于死缓的法律后果,有三种可能:一是执行死刑,二是减为无期徒刑,三是减为有期徒刑。
    执行死刑的条件是在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查证属实需要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符合等程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要求是故意犯罪,也就是说在死缓执行期内过失犯新罪的,不能立即执行死刑。因为故意犯罪查证属实,而被核准执行死刑的,原则上不需要等到2年的死缓执行期满后才执行死刑。
    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也就是说,在死缓执行期限内,有过失犯罪或者一般违法行为的,也应当减为无期徒刑。
    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是2年的死缓执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反而有重大立功的。此时,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是固定的25年。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