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涉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3个月。     根据查询国家保密局发布的《泄密案件查处办法》公开信息显示,泄密案件查处时限为3个月,自立案之日起,至结案之日止。包含在整个泄密案件查处工作时限中的一个部分,仅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立案后着手进行调查、追责以及督促整改直至提交结案报告的这段时间。     涉密事件查处措施: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商业秘密的泄密范围,阻止商业秘密的进一步扩散;     2、调查侵权事实,分析查找泄密责任人;     3、收集和固定证据;     4、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查处侵权行为;     5、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6、向人民法院起诉;     7、向公安机关报案;     8、采取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在调查、取证、鉴定、调解、起诉等环节进一步扩散;     9、将已经泄密但具备申请专利的技术类商业秘密立即申请专利保护;     10、在企业内举一反三,向事故学习,亡羊补牢,采取更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防止类似的泄密事件再次发生;     11、按照惩戒规定,对违反企业的保密规章制度,对导致泄密的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查处泄密案件,应当坚持教育和惩处相结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适当。     【法律依据】:     《泄密案件查处办法》第三十条      初查时限为2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1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线索,在延长期内仍不能初查完毕的,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     初查时限自接到案件线索之日算起,至呈报初查情况报告之日止。     第三十一条      经初查应当予以立案的,办案人员应当填报立案表,并附案件线索材料、初查情况报告,报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