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主观恶性与定罪的关系
释义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随便看
假离婚都有哪些情形
假离婚的法律效力问题
假离婚的种类有哪些
假离婚会怎么样后果呢
虚假离婚怎么分类
假离婚的原因有那些?
如何判定为假离婚
虚假离婚的效力
假离婚有效吗
虚假离婚的类型有几种?
假离婚有什么法律风险
假离婚最严重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什么叫假离婚
假离婚后果是怎样的
假离婚的原因有几种
假离婚有什么不良后果
假离婚婚姻是否有效
什么是假离婚 假离婚行为有效吗
假离婚如何认定
假离婚有什么类型
假离婚有哪些类型?
假离婚的定义与分类
假离婚的原因有哪些
假离婚属于违法吗?
虚假离婚具有法律效力吗
要式家庭
要式口头合同
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要式契约书
要式行为
要式行为说
要式行政行为
要式移转物
要式原则
要式证券
要式转移
要素
要物契约
要物行为
要挟
要挟性的要求
要义
要因法律行为
要因合同
要因行为
要约
要约的撤回
要约的撤销
要约的消灭
要约的终止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 15: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