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管制期限一般为多久 |
释义 |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 一、管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法律将管制规定为主刑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判决,社区矫正组织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 二、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是什么意思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属于刑事处罚措施的附加刑之一,附加刑和主刑是可以共同实施的,所以判处拘役时,可以并处剥夺政治权利。 三、拘留拘役管制三者是否有区别 1.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 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拘留,刑事拘留最长37条,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日以上15日以下。 3.目的不同。拘役目的是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对其进行劳动改造。刑事拘留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行政拘留目的是惩罚和教育一般违法行为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