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处理对司法鉴定结果的异议? |
释义 | 司法鉴定异议时,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申请重新鉴定。如果鉴定机构不具备资格、程序违法、结论不足或证据无效等情况,法院应准许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旨在保证案件审判的公平公正,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但如果可以通过补充鉴定或质证等方式解决问题,则不予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是当事人依法申请的一项法定权利。 法律分析 对于有异议的司法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一)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 (三)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 (四)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可见,在原鉴定主体、程序和内容不合理或不正确等界定结论有重大错误,不重新鉴定将对案件的审理造成重大影响的,法院应当对待证事实予以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是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公平、公正的顺利进行,保证当事人的合法平等权益而赋予给当事人的一项法定权利。重新鉴定是由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的法定程序。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拓展延伸 司法鉴定异议处理程序与要点 司法鉴定结果的异议处理程序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当一方对司法鉴定结果提出异议时,需要按照特定程序进行处理。首先,异议方应向相关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并附上相关证据和理由。法院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审查鉴定过程和结果。在复核过程中,应注重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若复核结果支持异议方,法院将重新评估鉴定结果。若复核结果不支持异议方,法院将作出裁决。在处理异议过程中,应注重程序的公正和透明,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司法鉴定结果的异议处理程序是确保司法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时,应遵循特定程序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法院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审查鉴定过程和结果。在处理异议过程中,应注重程序的公正和透明,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重新鉴定是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公平、公正进行,是当事人的一项法定权利。同时,对于可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的缺陷鉴定结果,不予重新鉴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