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提审的规定 |
释义 | 民事诉讼的提审规定及提审情况:上级法院可提审已审结案件,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或自行审理。不同提审机关和公职人员有不同程序。提审情况包括:上级法院认为错误可提审;下级法院不再审时上级法院可提审;上级法院或最高法院认为自行审理为宜可提审。根据民事诉讼法,再审案件按原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审理,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即使原为一审也按第二审程序审理。 法律分析 一、民事诉讼的提审是如何规定的 对民事案件基于审判监督权提起再审的人或机关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及审判委员会、上级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机关和公职人员不同,相应地提起的具体程序也就不尽相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二条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上级法院决定提审的,通过下级法院,提取全部案件材料,作出裁定,由自己进行再审;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说明情况指出理由,并告知下级法院。下级法院接到上级法院的通知后,应根据通知进行再审,并将再审结果上报发出指令的上级法院。 二、提审主要发生哪些情况 1、对已经审结的案件,如果裁判确有错误,就应该进行再审。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某些案件的裁判是否确有错误,各级法院的认识并不一致。比如,一有的案件的裁判确有错误,但原来审结该案的法院却认识不到,或认为没有错误,此时,上级法院可把案件提归自己审判。 2、由于上级法院和下级法院之间并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当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而下级法院不再审时,上级法院就可以自己提审。 3、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认为自己对案件进行审理为宜,就不一定指令下级法院再审,而可以自己提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案件原来是一审法院审理终结的,再审时适用第一审程序;原来是二审法院审理终结的,再审时适用第二审程序。但上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即使原来是一审法院审理终结的,也要按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的提审涉及提起再审的人或机关以及相应的程序。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判决发现错误的情况下,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提审主要发生在裁判确有错误、上级法院认为自己审理为宜以及下级法院不再审时。再审案件的程序根据原审法院的终结情况而定,但上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提审的再审案件,无论原审为一审还是二审,都要按第二审程序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一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本案属于民事权益争议的,应当裁定终结特别程序,并告知利害关系人可以另行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民事案件,不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 (一)人身关系、财产确权案件; (二)涉外案件; (三)需要评估、鉴定或者对诉前评估、鉴定结果有异议的案件; (四)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案件; (五)当事人提出反诉的案件; (六)其他不宜适用小额诉讼的程序审理的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