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第一、要确定代理人的身份、按规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地的社区、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以上这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属于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代理人要和当事人交流合同纠纷的具体情况、明确争议焦点、制定诉讼方案、告知诉讼风险。委托代理关系确定后、代理人和当事人需要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代理权限等。 除此之外、当事人还要出具授权委托书、方便代理人处理委托事宜、和解、调解、诉讼都是可以委托代理人。 一、递交起诉书需要本人去吗 递交起诉书不需要本人去。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以下人员作为诉讼代理人: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当事人去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不需要本人去,可以委托法定人员进行代理,由委托代理人去递交起诉书。 二、可以做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有什么 在民事诉讼中,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自己的民事诉讼活动。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