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骨折的评定标准有哪些变化? |
释义 | 工伤骨折需评等级确定伤残,用人单位负责申请工伤认定,否则无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单位需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认定申请,可适当延长时限。 法律分析 工伤骨折不评等级包括:拇指、拇趾外,手指脚趾末节骨折。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候遭遇意外伤害的,这属于工伤,用人单位是要负责的,双方需要申请工伤认定,确定伤残等级。如果评不上等级,是得不到最终赔偿的。只要骨折了,影响了功能,一般可能评定为伤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拓展延伸 工伤中哪些骨折无需进行评级? 在工伤中,有一些特定类型的骨折无需进行评级。这些骨折通常是较为轻微或常见的损伤,不会对工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例如,手指、脚趾、肋骨的骨折通常不需要进行评级。此外,一些简单的骨折,如单纯的骨干骨折或非移位骨折,也可能无需评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评级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工伤中发生骨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以了解具体的评级要求和程序。 结语 工伤骨折不评级,包括拇指、拇趾外的手指脚趾末节骨折。对于遭受此类意外伤害的员工,用人单位有责任申请工伤认定并确定伤残等级。如果未评定等级,将无法获得最终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需注意,不同地区和法律规定可能存在不同的评级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了解具体的评级要求和程序。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