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签订前的口头承诺是否有效 |
释义 | 口头承诺在合同签订前是有效的,但难以举证。最好采用书面合同,明确条款。承诺书必须真实、合法、不侵犯他人利益、不违反公序良俗,才有效且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合同签订前的口头承诺有效。当事人订立合同是可以采取口头形式的。所以能证明真实性是口头承诺是有效的,但是一般口头承诺比较难举证,所以最好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写明合同条款。 口头承诺要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通知,但是存在一个例外: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 3、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必须在承诺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5、承诺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 一般来说选择作在合同外做出承诺的建议订立承诺书,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以个条件: 1、承诺书的作出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反映的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不能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合法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4、承诺书的内容没有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也只有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且没有违法法律相关规定和没有侵犯他人利益的承诺书才算有效,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结语 合同签订前的口头承诺虽然有效,但往往难以举证。因此,建议合同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合同条款。口头承诺应满足受要约人作出、通知要约人、内容一致、及时到达要约人、表明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等五个要件。对于在合同外作出的承诺,建议订立承诺书,以确保其真实意愿、合法性、不侵犯他人利益、符合公序良俗原则。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承诺书才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