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般累犯的概念及其含义 |
释义 | 累犯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受过刑罚处罚后再次犯罪的罪犯。一般累犯是指在五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故意犯罪分子。累犯的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且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或赦免后五年以内。 法律分析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 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根据 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或者释放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构成一般累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累犯的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 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2.累犯的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应当指出,前罪刑罚是已经被实际判处并执行的,是种已然刑罚,而后罪刑罚是尚未被实际判处的,只是种估计,如果后罪没有被实际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犯罪人不能构成累犯。 3.累犯的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拓展延伸 一般累犯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措施 一般累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多次犯罪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一般累犯,法律会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措施。一般累犯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般累犯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根据累犯量刑原则,法庭会考虑犯罪的次数、性质、情节等因素,在量刑时增加刑罚的幅度。其次,一般累犯可能会受到社会监管措施的限制。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社会监管措施,如缓刑、剥夺政治权利等,以确保一般累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总之,一般累犯的法律责任和刑罚措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并对累犯行为给予适当的惩罚和教育。 结语 累犯是指在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刑罚执行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再次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罪犯。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下,应从重处罚。累犯的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并且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或赦免后的五年内。累犯的构成需要注意以上几点。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五条 【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