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护理依赖费用 |
释义 | 本文介绍了护理依赖费用的定义、计算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护理依赖费用是指患者在治疗期间或受伤致残后需要依赖他人护理而产生的财产损失。这些费用包括支付给提供护理服务的人员的费用。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标准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在护理方面, 法律分析 护理依赖费用是指由于交通事故导致身体受到损害,在治疗期间患者无法自理,或者受伤致残后需要依赖他人护理,从而导致的财产损失。这些费用是指支付给提供护理服务的人员的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信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二、如何看待护理费 护理费的赔偿涉及到的根本问题是人身损害后暂时或一段时间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正确合理地确定生活能力的丧失程度和期限是确认赔偿费的关键。人身损伤后伤者本人的生活能力能否自理、是否需要他人帮助,应通过其对护理依赖的程度来判断。所谓护理依赖程度,是指因伤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需依赖他人护理的程度。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一是进食;二是翻身;三是大小便;四是穿衣、洗澡;五是自我移动。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为三级,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为完全护理依赖,五项中有三项需要护理者为大部分护理依赖,五项中有一项需要护理者为部分护理依赖,对于完全护理依赖和大部分护理依赖应当给予护理费,部分依赖者可以给予护理费。 三、护理内容 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提供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病人卫生护理的目的为:①清除坏死组织、微生物、分泌物和其他污垢。②刺激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使病人感到舒适,帮助恢复精力。③改变病人的病容,消除不良气味。④预防褥疮和交叉感染。⑤便于观察病情。 以住院病人为例,卫生护理包括以下几种: 1、入院护理病人入病室前要在接诊室洗头、理发、沐浴、更衣、剪指甲。对有虱虮的病人应进行灭虱。 2、晨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包括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用温水擦背、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梳头,整理床铺及更换污染衣单,这一切应在早饭前进行。晚间护理系在晚饭后进行,如协助洗脸漱口等。使病人感觉清洁舒适,易于入睡。病人若由于疾病痛苦彻夜不眠,身体疲备,在晨晚间护理时也可以观察病情。 3、饭前后护理饭前协助病人洗手,扶老幼病人坐起。饭后整理床铺以保持整洁。高热病人饭前后应予漱口。 拓展延伸 护理依赖费用是指患者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需要长期护理产生的费用,包括护理费用、护理用品费用、康复费用等。在医疗事故中,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有过错,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护理,患者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因医疗事故需要长期护理的,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按照该计划为患者提供长期的护理服务。患者或其近亲属可以根据护理计划和医疗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情况,与医疗机构协商护理费用或者护理期限。 如果患者需要长期护理,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确定护理费用和护理期限时,应当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自理能力、医疗费用等因素。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确定的护理费用过高或者护理期限过长,患者或其近亲属可以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或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在医疗事故中,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有过错,导致患者需要长期护理,患者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提出赔偿要求。如果患者或其近亲属无法确定赔偿金额或者赔偿期限,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结语 护理费是指患者在治疗期间无法自理或受伤致残后需要依赖他人护理而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支付给提供护理服务的人员的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护理费应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标准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信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在护理费的赔偿中,要正确合理地确定生活能力的丧失程度和期限,以及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同时,护理费的内容也应该包括个人卫生方面的照顾和帮助,以促进病人恢复。 法律依据 民法典\t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t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10-17)\t第一百一十八条\t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民法典\t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t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活动组织者的责任适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