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中,档案保存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
释义 | 大学毕业后,学校一般只能保存毕业生档案一年左右,保留时间各学校有所不同。然而,档案对于转正定级、考研、考公务员、评职称、办理准生证、出国审查等事情非常重要。没有档案可能会导致办理这些事务变得非常麻烦,甚至无法顺利进行。因此,毕业生需要注意及时处理自己的档案,以便顺利进行工作和事业上的变动。 法律分析 一、毕业生档案在学校可以保存几年? 大学毕业后,一般学校会有个整理、转递毕业生档案材料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各学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原则上应尽快把毕业生档案材料按规定转递完成。所以,大学毕业后学生的档案材料会在学校留存一段时间,这主要是学校完成学生档案转递工作所需的时间,但学校一般是不允许保留毕业生档案一年以上的。 二、档案的作用 下面具体讲讲几个我们没有档案,办理会非常麻烦的几个事情: 1、转正定级,获取干部身份。必须在第一家单位就业工作满一年,申请转正定级,才会获得干部身份了。干部身份有什么用,百科“干部身份”。 2、考研; 3、考公务员,没有人事档案,没有办法过政审这关。 4、评职称,如果没有档案,你就没有干部身份,也就没有资格评职称。而职称往往是和工资和户口积分挂钩的(天津就是这样)。有职称,也是求职的一个砝码! 5、考资格证,比如会计专业资格考试等,考试需要和人事档案的地点相同,没有人事档案,你报名都可能报不上。 6、办理准生证,都需要男方存档案的地方开婚育证明,档案都不知道在哪里,你怎么开! 7、出国审查,没有档案,政审就无法进行 8、养老保险。工龄计算,必须要档案!退休后要拿到退休金,必须要档案,档案是否完备,也将影响到退休金的高低。(根据2010年出台的相关文件,自2011年1月1日起,无档案人员也可以以养老保险实际缴纳年限来办理退休手续,但办理过程非常麻烦。) 9、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办理居住证,前提是将档案调到上海。没有档案,就没有办法办理居住证,也就没有办法落户上海了。 10、进国企,事业单位需要档案,而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你没有档案且不及时补救,那么这种好单位的大门也会向你关上。 11、住房补贴发放。 其实,每个学校对于毕业生档案的保存时间规定的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可能也会保存两年左右。但是档案一直保留在学校的话,对自身寻求工作和以后的各种事业上的变动也是非常的不方便的,所以,要结合自己当前工作的安排,对留存在学校的档案一定要高度注意的,档案毕竟都是跟随着自己的工作走的。 结语 毕业生档案在学校保存的时间长短因学校而异,但一般原则上不会超过一年。档案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转正定级、考研、考公务员、评职称等都需要档案支持。档案还关系到办理准生证、出国审查、养老保险等事项。因此,我们要注意及时处理档案,以便顺利解决个人事业发展中的各种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四十七条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职务制度。高等学校教师职务根据学校所承担的教学、科学研究等任务的需要设置。教师职务设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高等学校的教师取得前款规定的职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三)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和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 教授、副教授除应当具备以上基本任职条件外,还应当对本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丰富的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教学成绩显著,论文或者著作达到较高水平或者有突出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具体任职条件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三章 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第三十条 国家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及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当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