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公司违规修改劳动合同,如何应对? |
释义 | 劳动合同修改需员工同意,否则无效。变更后的合同由双方各持一份。若公司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变更合同,员工可单方面解除并要求补偿。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况,争议由仲裁机构或法院确认。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可变更合同内容,须以书面形式。若用人单位未提供保护、未支付报酬、未缴纳社保费、违反规章制度或迫使劳动者劳动,员工可解除合同。法律要求合同订立和变更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被公司修改,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合法。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公司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采用书面形式。如果公司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员工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另外,用人单位有一系列违法行为时,劳动者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一旦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 【扣押劳动者身份等证件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