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人去世后的抚恤金,子女怎么分配,主要照顾老人的子女可以多分吗? |
释义 | 配偶死亡后的死亡赔偿金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赔偿金需根据亲疏关系和生活情况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已支付的丧葬费用应优先扣除,被抚养人的利益应优先考虑。继承人如明确放弃或转让赔偿金,则应尊重其意愿。 法律分析 如果是配偶死亡后所得的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由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财产损害赔偿,是对死者家庭整体预期收入的赔偿。因此,赔偿权利人首先是指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即第一顺序继承人)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当然,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或转让的,应尊重其意思表示。以上就是对老人再婚去世后抚恤金怎么分配的解释。 拓展延伸 老人去世后的抚恤金分配:是否应根据照顾时间和贡献程度来确定? 在讨论老人去世后的抚恤金分配时,是否应根据照顾时间和贡献程度来确定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方面,根据照顾时间来确定分配比例是合理的,因为主要照顾老人的子女通常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可能会放弃工作机会或者付出其他牺牲来照顾老人,因此给予他们更多的抚恤金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认可和补偿。另一方面,根据贡献程度来确定分配比例也有其合理性。有些子女可能在照顾老人的同时,还承担了其他家庭责任,如照顾自己的孩子或者承担经济负担。因此,他们的贡献度也应该被考虑在内。综上所述,抚恤金的分配应该综合考虑照顾时间和贡献程度,以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每个子女的份额。这样能够更好地尊重和体现每个子女在照顾老人方面的付出和贡献。 结语 老人去世后的抚恤金分配应综合考虑照顾时间和贡献程度,以公平合理的方式确定每个子女的份额。照顾时间较长的子女通常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给予更多的抚恤金以认可和补偿。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家庭责任和经济负担,以确保分配公正。通过综合考虑照顾时间和贡献程度,我们能更好地尊重和体现每个子女在照顾老人方面的付出和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六章 财产权益 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条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