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发回重审还会维持原判吗? |
释义 | 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制度,意味着撤销原判并重新审理案件。撤销原判是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在二审、审判监督和死刑复核程序中,对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违反法律程序的情况进行的诉讼活动。 法律分析 发回重审一定要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意思是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以前的审判程序或结论不正确。如果不撤销原判,就无法重新审理。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经过对一审上诉案件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由二审法院作出撤销一审判决的裁定,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审判制度。撤销原判(d)依法定程序取消原审法院判决的诉讼活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死刑复核程序中,都有撤销原判的情形。撤销原判适用于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或者原审法院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 拓展延伸 重审后是否会改变原判结果? 重审后是否会改变原判结果取决于审理过程中涉及的新证据、法律解释和法官的判断。在重审过程中,法庭会重新评估案件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以确定是否存在足够的理由改变原判。如果新的证据能够推翻原判的关键要素或证明原判存在重大错误,那么重审可能会导致改变原判结果。然而,如果重审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或法律解释没有发生变化,原判结果可能会维持不变。因此,无法预测重审后是否会改变原判结果,这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庭的裁决。 结语 发回重审是确保案件能够重新审理的重要制度,撤销原判是取消原审法院判决的诉讼活动。重审后是否改变原判结果取决于新证据、法律解释和法官的判断。如果能提供足够证据推翻原判或证明其存在错误,重审可能导致结果改变。然而,如果证据不足或法律解释未变,原判结果可能维持不变。因此,重审后是否改变原判结果需具体案件和法庭裁决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上级人民检察院如果认为抗诉不当,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撤回抗诉,并且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