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根据法律规定土地是遗产吗? |
释义 | 土地不算遗产,只能继承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继承具有特定的法律特征,只有具备血亲、姻亲关系或通过遗嘱指定的人才能成为继承人。被继承人范围包括农业土地的种植者、宅基地的公民等。遗产继承顺序按照遗嘱执行或者按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继承人份额一般均等,但可根据特殊情况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法律分析 一、根据法律规定土地是遗产吗? 根据法律规定父母的土地不算遗产,遗产必须是具有完全的产权,土地并不拥有完全产权,使用权可以继承。土地使用权继承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①它是一种财产权,继承权的实现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②与特定的人身关系相联系,只有与被继承人有血亲或姻亲关系或通过遗嘱指定的人才可能成为继承人; ③土地使用权的继承权的权利主体仅仅是境内外公民。国家或法人不能享有土地使用权继承权。即使继承人实际取得土地使用权。也只是接受遗赠; ④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能继承。土地使用权法定继承按照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等原则进行土地使用权继承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土地使用权的被继承人的范围是怎样的? 下列人员可以为土地使用权的被继承人: 1、接受国家交付的用于一年生农作物种植、用于水产养殖的农业土地的公民; 2、接受国家交付的用于种植多年生农作物的土地、用于种植林木的土地、宅基地的公民、家庭户成员; 3、有权使用他人依照土地法的规定向自己转移土地使用权土地的公民。 三、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1、应该先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 2、没有遗嘱的,应该确定哪些人可以作为继承人?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最后,才是确定各继承人的份额。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遗产的分割是当代社会人们争议比较多的,但实际上在进行遗产分割之前的话,首先需要确定的是遗产的范围,比如说土地这种比较特殊的财产,所有权归属于国家的,不能够作为遗产来进行继承。 结语 继承土地使用权是一项具有特殊法律特征的继承权,仅限于具备特定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公民。国家或法人无法享有土地使用权继承权。在遗产继承顺序方面,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执行,没有遗嘱的则按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人范围进行继承。在继承人份额分配上,通常应均等分配,但对于有特殊困难或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可以予以照顾。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于国家,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一条 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二条 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四章 继承 第三十五条 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律。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