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诬告陷害罪与错告罪的界限是什么
释义
    1、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
    2、后者则是由于情况不明,或者认识片面而在控告、检举中发生差错。由此可见,是否具有诬陷的故意,是区分诬告与错告的最基本的标志。
    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二、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三、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四、诬告陷害罪的认定认定本罪,主要应注意诬告陷害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1)本罪与错告、检举失实行为的界限。刑法第243条第3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本罪。二者区别的标志在于,后者主观上不具有陷害他人的目的,客观上不具有捏造犯罪事实并进行告发的行为。(2)本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诬告陷害行为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对于对情节一般的诬告陷害行为,不应以犯罪论。情节是否严重,可从行为人的动机、所诬告的罪行大小、诬告的方式方法、行为造成的后果影响等方面考察得出结论。
    诬告陷害罪是亲告罪吗
    按刑法规定,诬告陷害是公诉案件,不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不告不理的罪名包括侮辱罪、诽谤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员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除外),侵占罪。
    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而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是什么
    (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诬告罪应该怎样立案,诬告陷害罪应该怎样认定
    关于诬告罪应该怎样立案,诬告陷害罪应该怎样认定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诬告罪应该怎样立案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一)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
    (二)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
    (三)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
    (四)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诬告陷害罪应该怎样认定
    (一)本罪与诽谤罪的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
    2、主观方面不同:
    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
    3、客观行为不同:
    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
    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
    (二)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界限
    1、客体要件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
    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
    前者是一般主体;
    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
    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
    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报复陷害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利用职权、捏造犯罪事实,并向有关机关告发的,完全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特征,应定诬告陷害罪,不定报复陷害罪。
    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了如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以上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具体的规定如上。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诬告罪应该怎样立案,诬告陷害罪应该怎样认定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区别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主要区别是: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行为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后者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5、目的不同:前者是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是一般报复的目的。
    
     该内容由 覃涛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7 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