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拘留48小时的含义是什么?
释义
    公安司法机关采取限制自由措施时,拘留超过24小时属正常,但传唤、拘传不得超过12小时。拘留需出示证明并送看守所,24小时内讯问;若不应拘留,需立即释放。传唤是通知诉讼当事人到案,拘传是强制未羁押犯罪嫌疑人到案。传唤、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重大案件可延至24小时。
    法律分析
    【法律分析】
    一般刑事案件拘留超过24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传唤、拘传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你要明确公安司法机关采取的是哪种限制自由的方式。拘留,是指扣留,拘禁。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传唤是指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拘传,是指侦查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拓展延伸
    了解拘留48小时的法律规定和应用场景
    拘留48小时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警察或执法机关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拘留并在48小时内对其进行调查和审讯。根据法律规定,这一措施旨在确保刑事案件的顺利进行,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拘留期间,警方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活动,如搜查、询问等,以收集证据和了解案情。此外,拘留48小时也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被告知自己权利的机会,如请律师辩护、保持沉默等。拘留48小时的应用场景包括严重刑事案件、紧急情况下的拘留等,但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和限制。
    结语
    【法律分析】拘留48小时是刑事诉讼中警方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限制自由的措施。在此期间,警方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审讯,以保障案件的顺利进行和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拘留48小时也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了解自己权利的机会,如请律师辩护、保持沉默等。然而,拘留48小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和限制,且仅适用于严重刑事案件和紧急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八十三条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第八十四条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
    询问不满16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 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