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符合条件的被害人可以向判决机关申请赔偿,而判决机关也可以将刑事案件中认定的赔偿金额作为刑罚的一部分进行处罚。至于支付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借款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借款的目的、期限、利率等相关条款,因此可以通过借贷的方式支付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民事赔偿请求权的行使,应当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一)犯罪行为已经定性,已经确认被害人及其损失的性质和数额的;(二)犯罪行为已经定性,被害人及其损失的性质已经确认,但是数额尚未确认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判决中认定的赔偿金额,可以在刑罚执行期间支付,也可以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由判决机关指定的有关机关或者组织代为支付,也可以作为判决机关委托的支付机构代为支付。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借款的目的、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内容。 |